探寻瓷都古韵,青春“研”续匠心 ——会计学院“会韵钧行实践团”暑期实践纪实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07-16 22:25:10

禹州,作为钧瓷的发源地,承载了千年窑火淬炼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丰富的非遗产业资源。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助力钧瓷文化传承与创新,7月2日至7月6日,会计学院“会韵钧行实践团”奔赴河南禹州,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在瓷都古韵中探寻匠心密码,以青春之力续写传承新篇。

探钧瓷之源——钧官窑址博物馆

实践团首站走进钧官窑址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沉浸式触摸钧瓷的历史脉络。从古朴的窑具到璀璨的成品,从断代的瓷片到完整的器型,大家真切感受着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奇幻魅力。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以“钧不成对,窑变无双”的稀缺性,成为历代皇家珍藏的文化瑰宝。本次参观让成员们对钧瓷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感钧瓷之兴——钧瓷文化产业园

告别博物馆,实践团深入钧瓷文化园,实地探访钧瓷生产的全流程。揉泥、拉坯、利坯、施釉、烧窑……传统工艺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匠人的巧思,而现代化生产线的引入更让成员们眼前一亮。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不仅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更让钧瓷品质稳定性实现质的飞跃。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模式,让团队深刻体会到非遗产业在当代的旺盛生命力。

触钧瓷之魂——神垕古镇

作为钧瓷的发祥地,神垕古镇的青石板路间仍飘荡着千年窑火的气息。实践团在这里与多位非遗钧瓷传承人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述“七十二道工序,道道有玄机”的坚守,也感受着传统技艺面临的传承困境。这更激发了队员们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热情和责任感。他们表示,将会从会计专业视角,从品牌IP打造、电商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出可实施方案,为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悟红色传承——中共禹郏县委旧址

第三站,实践团前往中共禹郏县委旧址,在红色印记中汲取奋进力量。斑驳的文件手稿、泛黄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革命器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在豫西战役中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那些关于坚守与抗争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匠心”不仅存在于技艺传承中,更熔铸在民族精神的血脉里。这场红色教育的洗礼,为实践活动增添了厚重的精神底色。

非遗创新之力——冉家钧窑访谈

实践团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冉家钧窑的专访。致力于钧瓷技艺改良的冉军法大师,以数十年心血破解了传统黑唐钧釉的烧制难题,其创新作品既保留古韵又兼具现代审美。冉大师的妻子含泪讲述:“他这辈子就扑在窑上,窑火不灭,他的魂就不散。”对匠人而言,非遗不仅是谋生技艺,更是用生命守护的文化信仰。团队近距离观察改良后的釉料配方与烧制工艺,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天的禹州之行,在盛夏的窑火余晖中落下帷幕。通过此次禹州钧瓷文化探源之旅,团队成员学习了钧瓷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了钧瓷行业现状,对钧瓷艺术价值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非遗传统文化,运用专业知识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传承者”的使命与担当。

(文:刘笑妤;图:宗璐畅,审核:张维)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50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