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新乡站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4-07-06 10:33:03

为帮助同学们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化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筑同学们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精神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我校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会计学院暑期实践梦想传递团于7月1日至7月4日前往新乡市平原博物馆、辉县人民干得好纪念馆、穆青纪念馆、新乡南太行党史教育基地、回龙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第一站:新乡市平原博物馆

7月1日成员们到达博物馆后,先后参观了牧野华章展厅、青铜器展厅、书画厅、造像艺术展厅、瓷器展厅等展厅,在展厅里,和文物相望,彷佛在和千年历史对话。学生们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展品、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像、内容翔实的图文资料、宏大场景的模型标本及高科技的多媒体展示设施等,深刻感受到牧野大地的璀璨历史文化,不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有了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和奋斗热情。

博物馆之游,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深邃的魅力与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加深了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同时也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第二站:“辉县人民干得好”纪念馆和穆青纪念馆

会计学院暑期实践梦想传递团于7月3日来到“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和穆青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通过历史文物、资料图片、多媒体视频等,了解郑永和书记带领辉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和伟大壮举,深刻感悟了“无私奉献,敢为人先”“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重新安排辉县山河”的“辉县精神”。

在参观穆青纪念馆过程中,党员们通过穆青始终贴近群众、深入基层的采访事迹,进一步了解了穆青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与新闻实践。他一生撰写和创作了大量新闻和摄影作品,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众多的新闻名篇,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

参观结束后,党支部成员对“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和穆青纪念馆内其他参观人员进行了随机采访,并填写了相关调查问卷。更加深刻的理解“辉县人民干的好”的具体含义和穆青同志对我国新闻发展所做出的具体贡献。

最后,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楷模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的发展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让英模精神薪火相传。

第三站:南太行党史纪念馆和回龙村红色教育基地

7月4日,会计学院暑期实践梦想传递团走进新乡南太行党史教育馆及回龙村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以此引领青年学子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勇担奋斗使命。

在南太行党史教育馆内,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血沃丰碑——为有牺牲多壮志”、“愚公移山——敢叫日月换新天”、“改革开放——勇立潮头敢为先”、“时代先锋——百年圆梦新时代”四大部分内容的介绍,通过1000多张历史图片、数百件历史实物,以及大量场景还原和创新型数字科技方式,再现了新乡共产党人在新乡百年奋斗的足迹,让同学们再次感受了“红色太行,民族脊梁”的伟大革命精神。

走进新乡回龙村,学员们共同领略回龙村民在村支部书记张荣锁的带领下,开山凿洞、修道架桥的壮举。在回龙隧道里,我们走过的时长不过十分钟之内,但走过的每一颗沥青,扬起的每一粒尘土都记再着每一位工人的独特回忆。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当代愚公张荣锁,关掉了自己的工厂,拿出百万元的存款,带领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干难万险,苦战四年,在自古无路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一公里长的隧道,建起了通往山外的生存路、团结路、致富路、幸福路。我们的声声感叹都是对他们的敬佩与怀念。

参观活动结束后,会计学院党政办主任张淑靖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表达了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担当与决心。

誓词接近尾声,会计学院暑期实践梦想传递团的学习之旅也画上了圆满句号,此次走进新乡,不仅让梦想传递团的成员们接受了深刻的革命教育,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成员们表示,这场旅途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会把红色文化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子,共同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文:李雯延;图:白润桥;审核:张维)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509961